成功老化
以前常說「人生七十古來稀」到今天則說「健康食百二」可想而知,隨著醫藥衛生的進步,以民國九十六年男性台灣男性平均餘命75.1歲女性81.9歲來看,仍有努力的空間。長壽不是唯一的成功老化指標,若一個老人去世前過著植物人的生活,毫無尊嚴可言,又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,這是每個人不願見到的。
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。在老化過程中,預防疾病、延遲失能和規劃身後事準備,必須融入老年生活來身體力行。老年醫學提供老人整合性的健康照護,包括對退休、安全維護、居家、家庭關係、休閑生活的安排,並以團隊照護的方式來執行,除老年專科醫師外,尚有護理師、藥師、營養師、復健、運動等相關專業人員。
成功老化的條件有三
1.減少疾病危險因子和失能
如:不吸煙、控制體重、接種疫苗、預防跌倒等
2.強化身體和心理能力
如:經常運動、均衡飲食、感恩惜福、培養興趣等
3.積極從事社會生活
如:志工服務、與人為善、敦親睦鄰、多做公益等
此外,從人類文明發展史來看,宗教、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,因此,要有正確的信仰和樂觀進取的人生觀。
研究發現,維持規律的身體活動,有良好的認知能力和保持適當的營養狀況,是延緩衰老的不二法門,而衰老是導致銀髮族跌倒、住院、併發症、失能和死亡的危險因子。我們衷心期望在寶島台灣的每一位銀髮族,皆能安然過著有活力、有創造力和有智慧的健康生活。
均衡營養
這問題嚴重嗎?
銀髮族會因漸漸老化,口腔和生理功能降低、消化能力減弱,而易導致營養不良及免疫力變差:但若營養過剩、飲食偏差、體重過重,而導致心血管和代謝功能異常時,則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增加對健康和生命將造成威脅。
您每天要如何做?

每日建議量:
等量轉化參考

理想體重
維持理想體重是維護身體健康的基礎
體重與健康有密切關係,體重過重容易引起糖尿病、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;體重過輕會使抵抗力降低,容易感染疾病,故平日應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,及持續有恆的運動,以確保健康。
您的理想體重是多少?
理想體重的算法:
理想體重(公斤)=22X身高(公尺)²
理想體重範圍為 理想體重±10%
例:男性升高170公分
理想體重(公斤)=22X1.7²=63.6公斤
成年人之理想體重範圍:

避免腹部肥胖
腰圍過粗的人,比較容易得到「糖尿病」、「高血壓」、「高血脂症」、「心臟病及腦中風」的機率,分別是一般健康民眾的6、4、3、2倍。
腰圍過粗:以正確的方式測量出的腰圍值為
男性≧90公分(35吋半)
女性≧80公分(31吋半)
成人腰圍測量方法
  1. 除去腰部覆蓋衣物,輕鬆站立,雙手自然下垂。
  2. 以皮尺繞過腰部,調整高度使能通過左右兩側腸骨上緣至肋骨下緣之中間點(如圖),同時注意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,並緊貼而不擠壓皮膚。
  3. 維持正常呼吸,於吐氣結束時,量取腰圍。
不抽菸、不喝酒、不嚼檳榔
吸菸、過量飲酒、嚼檳榔堆健康有什麼影響?
吸菸易導致肺癌、口腔癌或胃癌等多種癌症,並減低肺功能,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病(COPD),及傷害心臟血管等。
飲酒過量容易導致肝硬化、心臟及心血管疾病、癌症或胰臟炎等,酒精會與多種藥物易發生交互作用,增加發生不良反應的危險,這些問題銀族較年輕人更為嚴重。
嚼檳榔會造成牙齒磨損及牙周病,同時也會使口腔內膜組織纖維化,導致罹患口腔癌的危險增加,有嚼食檳榔、吸菸且飲酒的人與完全都沒有的人比較,得到口腔癌的風險高出123倍!
如何預防菸、酒、檳榔對健康的傷害?
對銀髮族來說,平均每天飲酒量不宜超過1單位(約12~15公克的純酒精),如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或肝病等慢性疾病者,飲酒量應依病情減少或不喝酒、不吸菸。
戒菸可以減少罹患肺癌的機率,請利用當地醫院的戒菸門診,幫助您早日戒菸。
1單位=罐裝啤酒(3.5%)350CC=葡萄酒(8%)150CC=烈酒(40%)(如高粱酒、威士忌30CC)
口腔內如出現紅色或白色斑塊、九治不癒的潰傷、容易出血、臉頰出現腫塊、口腔附近麻木、疼痛或張口困難,可能是口腔癌的徵兆,請找耳鼻喉科醫師或牙醫師幫忙診斷及治療。
拒絕菸、酒、檳榔的六招
第一招「挑戰自己」:下定決心,訂一個日子,如生日開始戒除
第二招「昭告天下」:告訴最關心您的親友:「我決定我要戒了!」,請他們支持及幫助你。
第三招「不買菸、酒、檳榔」:想一想,一年可以省下多少錢?
第四招「避開誘惑」:口袋家裡及車內皆不備菸,外出時盡量選擇禁菸區,在戒掉期間減少與有吸菸、飲酒和嚼檳榔的親友接觸。
第五招「豬羊變色」:用無糖口香糖、紅蘿蔔、白開水,或以唱歌、深呼吸代替。
第六招「尋找救兵」:請教您的家庭醫師。
運動休閒生活
運動要有規律,元氣一把罩
體能運動是指運用骨骼肌肉且有益健康的一種身體活動,包含工作、居家休閒與運動等,有規律體能活動的中年人比較少生病。
事前有準備,安全沒煩惱
活動前填寫『體能活動前簡易自我評量表』。有問一項答「是」,應禁止激烈活動並與醫師討論後方可進行。

運動休閒守十戒,健身謹慎又妥當
忌獨自進行、忌風雨無阻、忌暖身不足、忌裝備不全、忌光線昏暗、忌憋氣運動、忌好強鬥勇、忌急攻速成、忌旋轉活動、忌隨性怠惰。
每天一萬步,健康有保固
『老化從腿開始』,選擇走路或自己喜歡的腿部運動是最好的開始。
以每週至少五天,每天累積至少30分鐘以上,稍微流汗、有點喘知輕重度運動為目標,且運動前後要有10分鐘暖身及運動後的緩和運動。
你準備好了嗎?就從今天開始吧!
老人家運動時及運動前、後應注意事項:
  1. 定期檢查,對於患有慢性疾病者,遵醫囑選擇適當的運動。
  2. 環境的選擇,注意安全避免危險(如地面不平、濕滑等),另注意天氣變化,如:夏天:避免太陽高照時段;冬天:注意保暖,預防中風。
  3. 飯後1小時才能做運動,切勿空腹運動,以免發生低血糖。
  4. 運動中有任何不是現象,應即停止。
  5. 運動後注意把汗擦乾,補充水分。
  6. 不可摒氣用力,享受運動的快樂。
如何紓解壓力
壓力是什麼?
當發生一些麻煩或嚴重的事情或變化時,使人覺得無助、沮喪、挫折、煩惱、生氣或緊張等感覺時,便是有「壓力」了。銀髮族常見的壓力事件有退休後的生活改變、親朋好友身故、照顧病患的配偶或慢性關節炎不能行走等。長期慢性的壓力會造成身心過度負荷而引起健康問題。
壓力大引起的身體不舒服有哪些?
․緊張(焦慮)、憂鬱、情緒不穩定、容易生氣
․頭痛、頸部僵硬、肩膀痠痛、腰酸背痛、胸悶胸痛
․全身痠痛
․食量過多或減少、腸胃不適、便秘或腹瀉
․心悸、畏寒、身體發熱、易流汗及頻尿
․失眠或睡得比平常多、容易疲勞
如何紓解壓力?
1.察覺自己何時有壓力
紓壓的第一步,就是察覺甚麼事情,或情境會讓自己處於過大的壓力中,以便能適時進行紓壓。
2.參與社交活動
若有壓力時,宜多與親朋好友聯絡,說說心裡的感覺及自己減壓的方法;此外,積極參與社會活動,如做志工,也有助於壓力紓解或增加成就感。
3.正面思考
自己的想法最重要,宜於不好的是自己跑出來讓我們煩惱時,多想一些「好」的事情或往好的方面去看遇到的事情,嚐試接受「不完美」的狀況、「面對它、處理它、接受它、放下它」,無法掌控的事情,就接受事實。
4.健康的生活習慣
規律的生活、充足的睡眠,和固定的運動習慣堆身心健康有益;另外,冥想(打坐)及放鬆訓練也有幫助。
切記勿以吸菸、酗酒或濫用藥物等來處理壓力。
5.尋求專業協助
如以上方法都無法解決您的壓力,應向您的家庭醫師尋求幫助。
憂鬱症狀【董氏基金會之TDQ量表】
在過去一星期你是不是…… 0
沒有或極少
(一天以下)
1
有時候
(一至二天)
2
時常
(三至四天)
3
常常或總是
(五至七天)
(1)常常覺得想哭 0 1 2 3
(2)覺得心情不好 0 1 2 3
(3)覺得比以前容易發脾氣 0 1 2 3
(4)睡不好(睡不入眠) 0 1 2 3
(5)覺得不想吃東西 0 1 2 3
(6)覺得胸口悶悶的(心肝頭或胸坎綁綁) 0 1 2 3
(7)覺得不輕鬆、不舒服(不爽快) 0 1 2 3
(8)覺得身體疲勞虛弱、無力
(身體很虛、沒力氣、元氣及體力)
0 1 2 3
(9)覺得很煩 0 1 2 3
(10)覺得記憶力不好 0 1 2 3
(11)覺得做事時無法專心 0 1 2 3
(12)覺得想事情或做事時,比平常要緩慢 0 1 2 3
(13)覺得比以前較沒信心 0 1 2 3
(14)覺得會往壞處想 0 1 2 3
(15)覺得想不開甚至想死 0 1 2 3
(16)覺得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 0 1 2 3
(17)我覺得身體不舒服
(如頭痛、頭暈、心悸或肚子不舒服…等)
0 1 2 3
(18)覺得自己很沒用 0 1 2 3
將勾選項目分數加總,對照下列表格,即可知測量結果。

找一位適合您的醫師
找一位適合您的醫師的重要性?
人的身體好比一台機器,用久了遲早會有健康問題發生,差別只是在於將會生什麼病、什麼時候生病及會有多嚴重等。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老化,發生急性與慢性疾病的危險性會增加,加上銀髮族的健康問題與特徵有別於年輕人,因此,選擇一位熟悉年老健康照護,以協助您保持身體、心理及社會功能健康的醫師就很重要。
什麼是適合的醫師?
  1. 沒有生病時,希望醫師能指導做好預防保健,保持良好健康。
  2. 有疾病時,您會希望醫師能為您治癒疾病。
  3. 發生疾病有後遺症時,希望醫師能減輕您的殘障,以維持良好常生活功能;希望醫師能站在您的立場考量,並討論治療及照顧方式。
因此他必須是:
  1. 能立足:接受過老年醫學的訓練,具備照顧銀髮族的知識與技巧。
  2. 親切夠:願意傾聽您的健康問題並與您共同討論,以提供作適當的照護。
  3. 負責任:優經常參加繼續教育,持續提升照護能力。
  4. 方便夠:診所位置離您家近,方便自行前往看病。
要如何找到一位適合您的醫師?
  1. 親身的嚐試,由看診過程中去體會了解
  2. 親朋好友的介紹,是最直接且方便的方法
  3. 請您的家庭醫師介紹
  4. 找醫學訓練背景合適的醫師
健康檢查
健康檢查很重要嗎?
有些銀髮族對健康檢查存有戒心,認為「不知影,好了了」或「沒檢查沒病,一檢查便到處都是病」。其實,我們的身體像汽車一樣,開了多年後,科能多少有寫損壞或老化,故需定期到廠檢查保養,身體也是「有保養,不一樣喔」。
健康檢查可以查出所有疾病嗎?
沒有任何的檢查可診斷出所有的疾病,健康檢查目的是要把已有變化的疾病或癌症,提早在沒有不舒服時就先找出來,這叫做「早期診斷」;已有不舒服時去做健康檢查是不適當的,這時候應找醫師看診才對。
銀髮族應該做哪些健康檢查呢?
建議每年應接受一次健康檢查,這對慢性病的檢查而言已足夠,檢查內容包括量身高、體重和血壓;也驗血和小便,檢查是否有貧血、糖尿病、高血脂或高尿酸,及肝功能與腎功能等,醫師也會在瞭解您的生活習慣和過去生病狀況後,給您適當的保健建議。
當然,也可以請教家庭醫師,根據健康狀況、健康危險因素及費用預算等,規劃更適合您個人的健康檢查。
健康銀髮族的基本健康檢查項目及檢查頻率
  1. 子宮頸抹片檢查,若有規律且都正常時,70歲後可停做
  2. 乳房X光攝影若有規律做且結果都正常時,75歲後可停做
 
視力保健
視力功能會隨著年齡增長,逐漸衰退,影響日常生活活動,常見的問題有白內障、青光眼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眼疾,但仍可經由視力保護與眼及篩檢,延緩衰退。
視力保健小叮嚀:
1.定期專業眼科檢查:
建議65歲以上的銀髮族每年定期眼睛檢查1次,及配戴正確度數眼鏡。眼睛檢查的內容包括視力、眼壓與眼底班(視網膜與視神經)。
2.預防眼睛過度疲勞:
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的工作與近距離閱讀,要有充分的休息及睡眠,及避免強光(如夏日陽光)的照射。閱讀環境選擇適當的照明、良好的紙質、清晰的印刷、大小適當字體,休息時多看遠方,避免眼力負擔。若有視力不良,需尋求專業諮詢,不宜開車或夜間單獨出門,並且要預防跌倒。
3.自行眼睛視力檢查:
在看電視時,可「睜一隻眼、閉一隻眼」,看是否相差很多,提早發現單眼疾病,注視電視的畫面直線條格線是否扭曲,提早發現視網膜病變。
口腔保健
「民以食為天」,口腔是第一道關卡,保持口腔衛生及功能,才能享受美味及咀嚼的口感,擁有健康的身體。
口腔保健小叮嚀:
1.口腔的清潔
刷牙、牙線使用及輔具清潔工具,如:牙間刷、口腔清潔器、電動牙刷、或舌面牙刷等使用,確保口腔清潔。必須早、晚、餐後潔牙。以兩顆牙齒為單位,振動幅度小的方式輕柔刷牙,以免牙齒磨耗受損。
2.定期口腔檢查
除對牙根蛀牙及牙周病預防外,每6個月定期洗牙結石、口腔潰傷或口腔黏膜病變、口腔腫瘤之檢查等。
3.食物之選擇與調整
老年人生理機能減弱、咀嚼欠佳;消化吸收不良,必須調整食物種類。如:減少高熱量食物;刺激性食物應避免;醃製、炸燻食物應戒除,以清淡溫和性食物為佳,不宜過酸過甜,如飲用醋,琺瑯質會軟化流失,牙齒表面酸蝕出許多凹洞,過冷過熱牙齒都會痠痛。喝完酸性飲料,用白開水漱口,降低口中酸性在刷牙。
4.牙刷的選擇
牙刷的選擇以適用小頭、軟毛、刷毛不要太密的牙刷較佳,每3個月更新牙刷。
5.假牙裝配、調整或保養
需要裝配假牙,趕快裝配,如不適合,請調整或重新製作。活動假牙,睡覺前清洗後,放入裝清水容器,避免假牙因乾燥而變形,活動式假牙不要再24小時都帶著,最好睡覺時不戴,以利口腔組織休息復原。戴活動假牙後至少每6個月1年定期回診接受檢查與調整,以確保口腔健康並避免口腔疾病的發生。
服藥須知
為什麼重視用藥安全?
藥物是用來治病,但有時候其副作用或不良反應,會使銀髮族產生四肢無力、暈眩或意識迷糊,導致增加跌倒、骨折或肝腎功能受損的危險,也可能增加不必要的住院與醫療花費。最好是能用最少的藥物來治療最多的病,以得其力並少受其害。
您必須知道的事
  1. 廣義的藥物包含西藥、中藥及健康食品。中藥與健康食品未必是藥效溫和或沒有副作用,也不要相信健康食品有特殊的醫療效果。
  2. 老化的過程會降低銀髮族對藥物的耐受性,故用藥要特別小心。
  3. 銀髮族常同時患有數種疾病或看多位醫師,但醫師不知道其他醫師所開的藥,很可能給了重複的要。
  4. 服用藥品的種類愈數量越多時、越容易產生交互作用與不良反應。
  5. 應盡量避免自行減少或增加藥量,以免造成病情惡化。
銀髮族服藥須知
  1. 每年至少一次把您服用的西藥(連同包裝或藥袋)、維他命及中藥,帶去請教您的家庭醫師,以評估是否需要繼續服用。
  2. 藥物最好能按時服用,如忘記服藥可在1-2小時內補服,但如已接近下次服藥時間十,便不要補服。如服藥上有任何的疑惑或發生副作用時,請坦白告訴醫師,以便做調整。
  3. 服藥前後至少半小時內,不宜食用水果。
  4. 若中西藥同時服用時,最好相隔2小時。
  5. 當需使用新藥物治療疾病時,醫師會在病情許可下顯使用半量的成人治療劑量,之後再視病情變化及身體耐受度來調整藥量,故不能過急。
預防接種小叮嚀
預防接種是減少老年人感染疾病的重要方法,目前針對65以上老年人,最常被建議的預防接種項目為流行性感冒疫苗、肺炎鏈球菌疫苗及破傷風疫苗。
流感疫苗
接種時程:每年一次,每年十月份開始接種
疫苗費用:免費提供65歲以上老年人施打
流行性感冒的感染途徑是飛沫傳染,因此被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,就可能將病毒傳播出去,其中以抵抗力較差的幼童及老年人更容易被傳染。與一般感冒所產生症狀雖有部分相同,程度卻顯嚴重許多,流行性感冒除可能持續高燒3至4天外,通時還會出現痛、喉嚨痛、咳嗽、鼻塞、流鼻水、聲音沙啞等症狀。
流行性感冒的「高危險群」,主要是指罹患糖尿病、心肺疾病、中風、肺結核、塵肺症、保健重大傷病的65歲以上老人,以及罹患糖尿病、中風而居住於安養機構的受照顧者與工作人員,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百分之五十至六十,因罹患流感而導致嚴重併發症機會。為照顧國民健康,政府針對65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流感疫苗接種,可逕洽當地衛生所查詢。
肺炎鏈球菌疫苗
肺炎鏈球菌主要會引起肺炎、菌血症、腦膜炎及中耳炎,為社區型感染的主要病菌,尤其此菌抗藥性問題日趨嚴重,是造成老人感染、住院、失能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。
接踵時程:65歲以上接種一次。
若65歲以前施打,且超過5年以上,則建議追加一劑。
疫苗費用:自97年10月1日起,75歲以上老人免費接種。
(部分縣市免費接種年齡條件放寬,請逕洽當地衛生所查詢)
破傷風疫苗
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入侵傷口所致,細菌分泌外毒素造成肌肉痙攣。此疾病之致死率約30%~60%之間,且以老人及小孩最嚴重。除了每10年追加一劑外,若發現傷口腿壤、糞便污染,或生鏽器具割傷,須於治療時告知醫師,由醫師決定是否施打疫苗。
接種時程:每10年追加一劑以維持主動免疫力。
疫苗費用:自費接種。
高血壓
高血壓是什麼?
正常血壓是縮壓低於120mmHg及舒張壓低於80mmHg,而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在銀髮族是和年輕人依樣(如下表),若血壓測量後收縮壓等於或超過90mmHg,便可能是有高血壓,不過須安靜坐著休息5分鐘再重量一次血壓,或再不同場合或時間再量,才能確定是否真有高血壓。
表、血壓的分類標準

量血壓注意事項:
  1. 測量前先將手臂上的衣物先脫下,休息5分鐘
  2. 血壓計、手臂與心臟齊高,手掌向上
  3. 測量時雙手均分別測量,以較高值為準
  4. 在飲酒及沐浴後30分鐘內不要測量
如何預防高血壓?
  1. 飲食口衛須清淡且減少鹽份
  2. 不吸菸
  3. 有過重或肥胖時減輕體重
  4. 規律和適度的運動
  5. 保持輕鬆的心情
有高血壓時該怎麼辦?
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整
  1. 飲食方面:多吃蔬菜及水果、減少攝取高膽固醇及高鹽份的食物。
  2. 運動方面:請參考本手冊「運動休閒生活」片(第11頁)來運動。合併有心臟病或肺病者,須先與醫師討論運動的安全性。
  3. 維持理想體重:請參考手冊「健康生活型態」篇(第7頁)。
  4. 日常生活方面:避免吸菸或過量飲酒。
遵醫囑服藥及追蹤血壓
聽從醫師的指示每天服用降血壓藥,不可以只在不舒服或量到血壓有高時才服藥。
最好能養成定時及不舒服時量血壓並記錄的好習慣;最好家裡備有血壓計,可以自己測量、請家人幫忙量血壓或到附近醫療院所量,看診時將血壓紀錄帶去供醫師參考。
高血脂
高血脂是什麼?
缺血性心臟病、腦中風、周邊血管疾病及腎臟疾病等動脈硬化疾病都與高血脂有密切的關係。銀髮族可在晚上控副9~12小時候之隔天早上接受血脂肪檢查,項目包括總膽固醇、三酸甘油脂、高密度膽固醇等,如有任何一項超過標準時(如下表),便應注意飲食調整及體重控制。
 
表、血脂肪的診斷標準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2001年美國膽固醇教育計畫成人治療指引-第3版)
   *單位為mg/dl;若高密度膽固醇≧60mg/dl,對缺血性心臟病有保護作用
不用藥物可以治療高血脂嗎?
健康飲食、多運動、不飲酒、不吸菸和控制體重都可以降低血脂肪;此外,飲食烹調宜改用清蒸、
水煮或燻烤,減少用油炸或勾芡及少用糖,另應多選用纖維較多的蔬果、水果、燕麥、黃豆、麥片、都夾及全穀類食物,並留意以下事項:
  1. 避免食用油炸食物:炒菜時亦儘量選用植物油,如橄欖油、菜籽油、沙拉油、花生油等,不要用豬、牛、雞等動物性油。
  2. 避免食用內臟、烏魚子、蟹黃或蛋黃等高膽固醇食物。
  3. 選用豬肉、牛肉、雞肉時先把肥肉或皮去除;少吃含有肥肉的製品,如肉丸、蝨子投或燕餃等。
  4. 少喝酥皮、奶油等濃湯或勾芡湯;多選擇青菜豆腐湯或紫菜湯等清湯。
  5. 不宜多吃蛋糕、餅乾、精緻小西點、乳瑪琳及酥炸食品等。
  6. 少吃甜食,飲酒也要有節制。
高血脂的藥物治療
高血脂的藥物有很多種,請依醫師指示服藥。常見的副作用有肌肉病變及肝功能異常,所以服用後若有肌肉疼痛時,應暫時停藥並回診與醫師討論,也須遵守醫師囑咐定時檢查肝功能。
糖尿病
糖尿病是什麼疾病?
糖尿病是因為胰臟的胰島素分泌不夠或功能不好所造成,導致自腸道吸收至血中的糖分不易進入細胞內代謝,使得空腹血糖上升。典型的徵狀為吃多、喝多、尿多及體重減少,但大多數病人不會有明顯症狀,故必須從驗血才能發現糖尿病。使用尿意來檢查糖尿病不準確,因只有當血糖值超過180mg/dl時,糖分才會從尿液排出,也才會被診斷出來。
如何預防糖尿病?
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是非常重要的,包括定期檢查血糖、飲食、維持理想體重、規律且適當的運動。
請您參考手冊「健康維持型態」篇,(5~15頁)。
有糖尿病時該怎麼辦?
  1. 飲食方面:吃八分飽,且使用低糖、低油及高纖食品。喜歡吃甜食者可以代糖,零食可吃代糖調味的仙草、愛玉或各式蒟蒻。
  2. 運動方面:除預防上應注意事項外,
  1. 若合併有視網膜病變、神經病變、中風、心臟病或肝腎功能不好者,不適合劇烈運動,故須先與醫師討論之安全性。
  2. 不可在空腹時去運動,更千萬不要再吃糖尿病藥後,沒吃東西便去運動。
  3. 身邊應隨時準備一些方糖(或糖果)、餅乾或飲料,以便發生低血糖時可以吃。
  4. 隨身攜帶「糖尿病護照」。
  1. 若控制飲食及運動後仍不能達到理想血糖值時(如下表),便需接受藥物治療。
  2. 必要時須以藥物將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100mg/dl以下,膽固醇在200mg/dl以下及三酸甘油脂在150mg/dl以下。
  3. 特別的叮嚀:不吸菸且不過量飲酒。
  4. 必要時須將血壓控制在< 130/80mmHg,及遵醫囑赴用阿斯匹靈藥物。
表、血糖正常值、糖尿病診斷標準與治療目標值

血糖值單位:mg/dl  *為了了解最近三個月平均血糖控制情形的指標
腦中風
腦中風是什麼?
腦中風分為兩種類型:
  1. 出血性:腦內血管破裂出血所致
  2. 缺血性:腦內血管阻塞所致
腦中風有甚麼症狀
依腦部受損的部位或橈神經受損程度而有不同的症狀,較常見是單邊手腳無力或感覺麻痺、嘴歪眼斜、言語不清、流口水、暈眩或走路不穩、智能障礙、譫妄、甚至昏迷或死亡等。
如何預防腦中風?
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症(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過高)、頸動脈狹窄、肥胖與心律不整(如心房顫動)等病人,發生腦中風的危險性最高;吸菸和缺乏運動也會增加危險,但若控制好疾病,腦中風便不易發生,故預防腦中風的策略為:
  1. 多吃蔬菜水果、減少攝取高膽固醇及高鹽份的食物
  2. 持續規律且適度的運動
  3. 盡量維持體重在理想範圍內
  4. 不吸菸、避免飲酒
  5. 保持情緒的穩定並避免熬夜
  6. 遵照醫師的指示服藥,控制血壓、血糖和膽固醇在理想範圍
發生腦中風時該怎麼辦?
  1. 先躺下來,若有嘔吐現象,便應側躺,避免嘔吐物及分泌物掉入肺部,以避免發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險。
  2. 若意識不清楚時,不要給他(她)吃東西或餵藥。
  3. 一定要儘速就醫,因就醫時間是影響治療的關鍵性因素,能越早治療,治療效果可能越好。
  4. 當病程穩定後,遵醫囑服藥,以控制好血壓、血糖、血脂肪並接受復健治療。
退化性關節炎
退化性關節炎是什麼?
退化性關節炎是常見的關節疾病,主要病因為老化、體重過重、活動過量或受傷等,號發年齡為50歲以上且以女性較男性多見。部位以膝蓋、頸椎、腰椎或手指為主;症狀為關節僵硬、疼痛或活動困難;嚴重時會壓迫到神經,引起手腳麻痺或無力。
如何預防退化性關節炎?
保護關節
減輕關節受力最重要,例如減輕體重、減少上下樓梯或爬山、走動或站立的時間不要太久,及盡量不要用貴、盤腳或蹲著的姿勢。
增強關節附近肌肉力量
至少每天有一次約30分鐘的適度運動,如健走,以增強腿部肌力,嚴重者宜考慮做水中運動如游泳;另太極拳可加強平衡感。
退化性關節炎時該怎麼辦?
平時要減輕關節負擔
不舒服時最重要是要讓關節休息,必要時可用柺杖分擔壓力。
遵醫囑使用止痛劑(消炎藥)
銀髮族服用止痛藥後易發生胃腸潰傷或腳水腫,故疼痛時建議先休息或選用外敷藥,如薄荷油、辣椒膏或消炎貼片等。等效果不好時,請找醫師診斷,再決定是否須服用止痛藥。
骨質疏鬆症
骨質疏鬆症是什麼?
骨質疏鬆是骨質流失過多,可經由骨質密度檢查的解果得知(如下表),發生的主要原因為老化、停經、缺少運動及長期臥床等,女性較男性早發生且較為嚴重,部位以脊椎、大腿骨、手腕骨及上臂近肩膀骨頭為主,通常無症狀,但容易因搬重物、咳嗽或跌倒而導致骨折並引起疼痛,嚴重時將會影響生活品質和威脅生命。

如何預防及早期治療骨質疏鬆症?
增加鈣質攝食以保存骨本
多吃含鈣食物,如深色蔬菜、豆腐及牛奶;每天運動、賽太陽10分鐘、不吸菸、不飲酒;並建議每日補充約1000~1500毫克的鈣片及400~800國際單位(iu)的維他命D。
有藥物治療可選擇
有藥物可增加骨質密度或減慢骨質流失的速度,但需先經醫師評估是否適當。
有骨質疏鬆症時該怎麼辦?
預防跌倒最重要
身體保健與治療
每年做一次健康檢查,請家庭醫師幫您看是否有服用可能引起跌倒的藥物(如降血壓藥、良性攝護腺肥大用藥);另需配戴合適的眼鏡及治療眼疾、控制血壓、血糖和體重。
注意環境安全
在浴室牆壁安裝握把、地面加裝防滑墊及保持乾燥;也要清理走道的雜物、穿合適大小的鞋、臥室內裝有夜燈、樓梯處需有足夠照明等。
維護肌力、保持平衡
適度運動,如做抬腿運動及平衡訓練,並避免姿勢改變過快,起床後先坐在床邊3~5分鐘後才站起來;必要時使用高度是中友橡膠頭的枴杖。
避免重心不穩的危險動作
不要過度向前或後彎腰、避免快速扭腰轉身或手高舉過頭,不能提重物、不要站到椅子上拿東西或爬不穩固的樓梯等。

跌倒
銀髮族跌倒的嚴重性
事故傷害是台灣老年人的第七大死因,其中一半以上與跌倒有關。因老年人的骨骼密度不足、皮膚變薄、血管硬化等,雖然可能只是輕輕摔一下,亦可能引起嚴重的出血或骨折,也較易發生合併症甚至死亡。跌倒後的傷害,可能會造成行動上或自我生活照顧上的困難,從此需要家人照顧,對生活品質和家人照顧壓力都有很大的衝擊。
銀髮族跌倒的原因
個人因素:勢力、聽力、平衡感及肌力都會變差,或患有心律不整、腦中風、巴金森氏症或關節炎等疾病,或服用降血糖、降血壓、鎮定助眠等藥物時,亦出現站不穩現象而導致跌倒。
環境或物件因素:如家裡雜物多、屋內光線太暗、地板濕滑、拖鞋大小不核試或鞋底光華等,亦因碰撞到物件而跌倒或滑倒。
如何預防跌倒
定期評估健康狀況
就醫時應告知醫師過去的疾病、檢查結果及使用的藥物。定期檢查視力及聽力,配戴適合的眼鏡、助聽器及使用安全的行走輔助工具,如拐杖。
規律適度運動
走路、體操或太極拳等運動均可增強手腳肌力、柔軟度和平衡感。同時也要注意早晚的保暖,避免關節因僵硬感覺無力而跌倒。
營造安全居家環境
光線充足、臥室至廁所之走道應寮一展業燈,且家具擺設宜簡單且位置應固定。電線應收好或固定在角落;樓梯、走道、馬桶邊及浴盆旁應安裝扶手;浴室地板應有防滑墊;地面不要打蠟,若地上有水或打翻湯水十,應立即擦乾。
長期失眠
長期失眠是什麼?
失眠是指難以入眠、睡著後又容易醒來、過早醒來後便不易再入睡或早上睡醒時仍覺得疲憊和沒有精神。短期的失眠主要與生活壓力、有煩惱的事情或環境改變有關;若失眠持續超過3個星期以上,便是長期失眠了,這個時候讓醫師替您找出可能的原因和解決失眠的問題。
您必須知道的事
銀髮族之睡眠通常較年輕人時間較短且淺,有時候銀髮族以為自己有失眠,但其實可能只是睡眠型態與年輕時不同,不宜過度擔心有失眠,也未必一定要睡滿8小時,只要不要影響到日常生活就表示睡眠是足夠的,以免增加心理負擔。
常見造成長期失眠的原因中,以焦慮和憂鬱心情最常見,但身體不舒服如夜間咳嗽、關節痠痛、心臟衰弱或巴金森氏症等疾病、或吃了會影響睡眠的藥物如百憂解或含類固醇的止痛藥等業很常見。
有長期失眠時該怎麼辦?
若經過醫師詳細評估後,發現無特殊影響睡眠的原因時,治療上是以調整睡眠衛生習慣(及非藥物療法)為主,必要時再考慮使用藥物。
睡眠衛生習慣(非藥物療法)
  1. 固定就寢及起床的時間。
  2. 晚餐後避免飲茶、咖啡、吸菸或飲酒。
  3. 維持舒適安靜的睡眠環境
  4. 不要在臥房內看電視或看書。
  5. 若躺床上超過30分鐘仍睡不著時,可起床到別的房間做些靜態活動,如看書或燙衣服等,當趕到想睡時再躺回床上睡。
  6. 白天最好有規律運動,在睡前則可做幫助放送之活動如柔軟操。
藥物治療
若非藥物療法效果不佳時,醫師會建議短時間使用安眠藥物,請遵醫囑服用。長期使用時,可能會產生依賴性或增加跌倒的危險,故不宜長期使用。
打鼾
為何會打鼾
隨著年紀增長、或體重增加,喉嚨中許多組織變得較鬆弛及肥厚。睡眠時因身體放鬆,呼吸道就容易變得窄小而導致鼾聲。
多少人會打鼾
「打鼾」在銀髮族身上十分常見,比率可高達四到六成以上。
打鼾的影響
打鼾一則困擾枕邊人,再者,因為怕尷尬,而影響社交活動。而且根據研究,打鼾者較常有高血壓、心臟病等。更嚴重者,她可能合併有阻塞型睡眠呼吸種指證(一種在睡眠中會發生數十次至數百次呼吸暫停及缺氧的疾病)。而睡眠呼吸中止症又會再引發高血壓、冠狀動脈疾病、心肌梗塞及中風等。
何時該看醫師
經常打鼾且合併白天精神不振、是睡、或合併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者,都應找相關醫師諮詢、檢查。
打鼾如何處理
許多醫療機構都設有打鼾(或睡眠護溪)門診,可協助民眾診斷(睡眠呼吸檢查)及治療如減重、戴牙套、手術、或使用睡眠陽壓呼吸輔助器等。只要接受有效治療,這些健康的危害都可消除。
尿失禁
尿失禁是什麼?
尿失禁就是膀胱無法依意識控制小便,導致尿意漏出弄濕衣褲,銀髮族中約10位就有一位有此困擾。造成尿失禁的常見原因為膀胱無力或過度敏感、骨盆肌肉無力、攝護腺肥大、控制膀胱的神經受損或行動不便。
如何預防尿失禁?
尿失禁不一定能預防,但有一些方法可減少尿失禁的發生:
保持理想體重
可降低下腹部腹壓,進而減少對膀胱的擠壓。
骨盆控肌肉運動(凱格爾運動)
  1. 站立時用力提臀夾景臀部,讓肛門附近肌肉收縮上提,以緊閉尿道、陰道及肛門,並保持收縮5秒鐘後慢慢放鬆,5秒鐘再重複收縮,延續這動作20次以上。(運動過程中,呼吸仍可照常且身體其他部位是放鬆的,特別是腹部)。
  2. 不論坐著、站著或躺著都可以做,甚至在工作或做家事等活動中,也可隨時隨地做。
  3. 排尿中,若做骨盆肌收縮運動而使尿流中斷,此即表示所做的運動是正確的。
  4. 本運動若能持之以恆做,經6~8周即可見效;且若連續做3~6個月十,效果會更好。
避免刺激膀胱
減少飲用會導致頻尿的飲品,如茶或咖啡,另一避免喝過多水。
避免便秘
因便祕可能會租愛妙的排出流通造成尿失禁,故每天要吃適量的含纖維及水分高的食物來保持排便順暢。
已有尿失禁時該怎麼辦?
告訴您的醫師
這是一個常見而且可以治療的問題,不要覺得不好意思,請告訴您的醫師,由它為您作為妥善處理。
配合醫師進行治療
醫師會根據您尿失禁的原因,選擇最適合您的治療,包括行為治療、藥物、特殊裝置或手術等,大部分病人會因此而有明顯改善。
自我照顧
  1. 最好能在還沒有或稍稍有尿急感覺錢就去排尿,且不要提重物。
  2. 尿液對皮膚有刺激性,而且濕濕的很不舒服,清隨身準備乾淨換洗衣物,並塗抹護膚霜保養皮膚。
  3. 需要時宜考慮使用失禁用的尿褲或護墊,以保持乾爽。
失智症
失智症是什麼?
失智症並不是單指記憶力變差,而是指腦部功能退化,造成對「人、時、地」都失去認知和判斷能力,最後發生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喪失之慢性疾病。年齡越大,發生的可能性就越高,在85歲以上的銀髮族約有一半患有輕度的廣義失智症。
您必須知道的事
  1. 認知功能不一定會隨著歲增加而降低。銀髮族可能必較健忘或學習新事物的能力降低,但失智症絕對不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。
  2. 每年找醫師做一次認知功能篩檢。
  3. 積極控制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及不吸菸等心血管危險因子,可有助預防血管性的失智症。
  4. 多動腦,如下棋、學新知識、多跟朋友連絡’旅遊及經常運動等,對保持腦力有幫忙。